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2025河南省文化创意大赛作品征集及初评方案

发布时间:2025-04-15 编辑: 点击:[]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

2025 河南省文化创意大赛作品征集及初评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目标和“行走河南·豫见栾川”大赛主题,聚焦《河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目标任务,通过校赛选拔孵化优秀文创作品,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跨学科协作能力及市场转化意识,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围绕省赛“传承中原文化、服务乡村振兴、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理念,挖掘河南特色文旅资源内涵,依托学校专业优势,鼓励学生跨学科组队,设计兼具文化性、创新性、实用性的作品,为省赛输送高质量作品,助力学校“双高”建设和河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耿鹏坤、冯俊强

副组长:侯冰、丁琳

成员:旅游管理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

领导小组负责赛事规划指导、资源协调支撑等工作,文化旅游学院全体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参赛、培训等相关事宜。

(二)评审组

组长:侯冰、丁琳

成员:旅游教研室全体教师

评审组教师负责开展专题培训、作品指导以及遴选推荐等工作。

三、参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

1.参赛学生:文化旅游学院全体在校生,允许跨年级、跨专业组队(每队人数≤6 人)。

2.指导教师:每队指导老师不超过 3 人。

(二)赛道设置(详见附件 1《省赛赛道设计与评审标准》):

赛道一:“中原万象”文化创意设计

选题建议:围绕河南“1+4+8+N”超级 IP 矩阵(如甲骨文、国风汉服等)设计实物或策划方案,需体现传统文化现代转化。

赛道二:“奇境栾川”文化创意

选题建议:结合栾川自然景观、非遗技艺(如剪纸、竹编)开发文旅衍生品或 IP 形象,服务乡村振兴。

(三)作品提交规范(详见附件 2《大赛报名要求》)

1.设计稿类:A3 幅面、纵向排版,JPG 格式(300dpi,RGB/CMYK),多图需合并;动态设计需提交 GIF(72dpi,流畅不卡顿)。

2.策划方案类:Word 文档(标题 2 号宋体加粗,正文 3 号仿宋),配图需标注来源。

3.视频类:MP4 格式(1080P),短视频竖屏(9:16)、专题片横屏(16:9),大小不超过 1G,禁止添加个人/单位信息水印。

4.实物类:实物原件获校赛推荐后按省赛要求寄送。

5.其他要求:参赛作品不得一稿多投,不得抄袭或侵犯知识产权。

四、赛程安排

赛事阶段

时间节点

工作内容

筹备阶段

4.14-4.18

旅游管理教研室负责组建赛事工作组、制定评审细则

宣传动员

4.19-4.22

在系部微信群、公众号及官网宣传

培训指导

4.23-4.25

文化旅游学院教师对参赛学生组织培训指导

作品征集

4.26-6.10

征集参赛学生作品

院系审核

6.10-6.18

评审组教师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作品报送

6.19

在省赛平台提交推荐作品及参赛组织报告

五、校赛奖项设置

比赛取前 6 名,分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2 名,三等奖 3 名)

附件:

附件 1:2025 河南省文化创意大赛赛道及奖项

附件 2:2025 河南省文化创意大赛报名要求

文化旅游学院

2025 年 4 月 11 日

附件1

2025 河南省文化创意大赛赛道及奖项

(一)“中原万象”文化创意赛道

为深入贯彻“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充分发挥河南省独特文 旅资源优势,推动中华文化超级 IP 矩阵创造性转化,特设立“中原万象”文化创意赛道。聚焦“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构建,以创意设计为核心,通过现代设计语言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创新链接,打造具有中原气派、时代特征、市场价值的文创产品及策划方案,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1. 设计方向

设计方向一:围绕 “十四五”规划明确的 “1+4+8+N”中华文化超级 IP 矩阵(主要包含“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 IP, 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仰韶文化、唐诗宋词、二十四节气、宋文化、甲骨文等文化内容,以及河洛文化、二里头文化、国花牡丹、国风汉服、沉浸演艺、工业遗产等河洛地区 IP 元素),结合文旅文创新消费场景,通过新思维、新设计,创作出兼具文化性、美感、实用功能、易转化的产品。

作品提交形式:设计稿及实物。

设计方向二:围绕河南省内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古都文化现 代演绎、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红色文化创意表达等,进行非实物类作品或数字化文创产品的创意策划,涵盖宣传口号、IP 形象、电影、动漫、综艺、演艺等。作品需体现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展现艺术性与时代感,契合当下审美潮流。

作品提交形式:文字策划方案;图片;视频。

设计方向三:围绕河南省 4A 级以上文旅景区(观景平台/游客服务 中心/打卡点位)、城市文旅空间(文化街区/城市公园/滨水空间)、乡 村文旅空间(乡村驿站/田园综合体/特色民宿)、 文化廊道(古驿道/绿 道/文化步道)的建设发展、宣传营销等进 行策划设计。

作品提交形式:文字策划方案;图片;视频。

设计方向四:深入挖掘河南法律文化资源,从我省传统法治人物、 法治文化遗存中提取河南特色元素,同法治思想、特别是网络法治内 容有机结合,进行创意设计,创作具有河南特色、网络科技感,融合 教育意义与实用价值的法治文化类文创产品。

作品提交形式:设计稿及实物。

2. 奖项设置

按社会群体、在校大学生群体分类设置奖项。社会群体设金奖 3 万元,银奖 1 万元,铜奖 5000 元,优秀奖发放证书;每个设计方向 分类评选,奖金名额根据参赛人数比例具体设定。在校大学生群体设 金奖、银奖、铜奖,获奖总数一般不超过各设计方向参赛作品数的 25%(金、银、铜奖数量根据参赛人数比例体设定)。对在作品征集、 赛事组织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高校,进行通报表扬。获奖选手和其指导 老师可获得大赛颁发的纸质版获奖证书。在校大学生以社会群体身份 参赛的,不得一稿多投、重复参赛 。

(二)“奇境栾川”文化创意赛道

为推动县域文创产业做大做强,鼓励地方文旅文创融合先行先试, 以栾川为主题,围绕县域内丰富的文旅资源和独特的区域 IP,设置“奇 境栾川”文化创意赛道。深入挖掘栾川县的自然景观特色、历史文化 底蕴,将文旅元素融入设计之中,打造出具有栾川特色、能够充分展 现栾川魅力的作品,助力栾川县文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1. 设计方向

设计方向一:围绕栾川 10 个 4A 级以上景区的核心风景和文化元 素,进行实物类作品创意创作或开展 IP 设计和文化演绎、创意等非实 物类作品的策划。

作品提交形式:设计稿、实物、文字策划案。

设计方向二:围绕栾川乡村文化元素,挖掘美景美食、民间艺术、 传统建筑、民俗乡趣、历史文化遗产、民间文学与传说等进行实物类 作品创意设计或者 IP 形象设计、传统文化数字化创新、地方特产创 意包装、文化体验策划等,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结合,助力乡村 振兴。

作品提交形式:设计稿、实物、文字策划案。

设计方向三:围绕栾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转化,结合栾川剪纸、 小木作、植物染、竹编等非遗技艺或元素,创作兼具传统 美学与实 用价值的艺术衍生品。

涵盖内容:栾川各景区及乡村主题文化创意产品。

提交形式:设计稿及实物作品。

2.奖项设置

按社会群体、在校大学生群体分类设置奖项。社会群体设金奖 3万元,银奖 1 万元,铜奖 5000 元,优秀奖发放证书;奖金名额根据 参赛人数比例具体设定。在校大学生群体设金奖、银奖、铜奖,获奖 总数一般不超过各设计方向参赛作品数的 25% (金、银、铜奖数量根 据参赛人数比例具体设定)。对在作品征 集、赛事组织等方面表现突 出的高校,进行通报表扬。获奖选手和其指导老师可获得大赛颁发的 纸质版获奖证书。在校大学生以 社会群体身份参赛的,不得一稿多 投、重复参赛。

附件 2

2025 河南省文化创意大赛报名要求

一、参赛对象

(一)主要包括一般社会群体(包括文创企业、设计人员等) 和在校 大学生群体(包括高职及本科院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

(二)报名时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

(三)每件参赛作品署名作者最多不超过 6 人(含团队负责 人),在 校大学生群体参赛项目指导老师不超过 3 人。

二、参赛要求

(一)参赛作品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不得包 含政治、 宗教等敏感信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存在任何歧视 ;

(二)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不得复制抄袭他人他方作品;

(三)参赛作品必须为本次大赛创意设计,此前没有公开发表、推 广、转化、利用等行为;

(四)参赛作品必须符合赛道要求,接受展示、交流、转化、生产、 销售;

(五)参赛作品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不涉及任何法律 纠纷。 参赛作品如违反上述规定或存在以其他形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问题, 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并追回已获奖金、奖杯和荣誉证书。 若造成原知识产权所有人或第三人利益损害的,相关法律责任由参赛 单位或参赛者自行承担;

(六)报名参赛后,作品所有者应积极参加大赛主办单位及承办单 位的展销对接活动及有关宣传推广活动;

(七)大赛免收报名费和评审费,作品设计、产品模型制作、视频 制作费等均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三、报名流程

(一)参赛者登录“河南文创云”大赛报名系统,注册填写报名信 息,按照要求提交参赛作品及创意设计说明等资料。

(二)终评阶段需进行路演答辩,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三)在校大学生群体参赛信息由所在高校审核。

(四)最终获奖名单将在颁奖仪式上公布。

四、作品提交

(一)参赛作品需提交图片方案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图稿应相统一, 确保图片的可辨识度。单幅作品须 A3 幅面、纵向构图排版、JPG 、RGB 或 CMYK,可分多图提交;分辨率不低于 300dpi;若另附动态呈现作品, 须为 GIF 格式、不小于 72dpi,节奏流畅不卡顿;单张图片不超过 10M。

(二)参赛作品需提交文字方案的,要做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段落文字为 3 号仿宋字体,题目为 2 号宋体加黑,一级标题为 3 号仿 宋字体加黑,二级标题为 3 号楷体字体加黑。图片配置为彩色,与文 字内容相辅相成。

(三)参赛作品需要提交视频方案的,要做到音像制作精美清晰, 亮点频现,情调高雅,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和文化感染力,视频长短 由参赛者自行确定。视频格式为 MP4,分辨率为 1080P,短视频类为竖屏 形式,微电影、宣传片、纪录片等为 16 :9 横屏格式,大小不超过 1G 。 (不得自行设置水印或 LOGO, 可以配字幕,但不得以任何形式出现参 赛者的个人和单位信息)

(四)参赛作品需提交实物方案的,参赛者要认真创作制作, 达到 精美、精致,实现外在观赏性、内在品位性统一,作品大小、尺寸、材 质、色彩、包装、说明等由参赛者结合创意设计经验自行确定,按要求 将参赛作品实物寄送至指定地点。

展示海报:每套作品需提供总览展示海报 1 张,应包括作品 名称、 效果图、细节图、结构示意图、外观尺寸、材质材料分析 图及三视图 等编排至赛事提供模板中。视频类作品截取不少于 5 个作品画面进行 排版至统一模板中。

下一条:2024年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可接纳转入学生计划

关闭